要说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关系,那可真不是一句“盟友”就能简单概括的。
表面上看,两国同在一个叫“集体安全条约组织”的军事联盟里,关系应该挺铁。
前两年哈萨克斯坦国内闹出大乱子,还是俄罗斯派兵帮忙才稳住了局面。
按说这应该算是过命的交情了吧?
可实际上,两国之间那根弦,一直绷得挺紧的,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和谐。
这种不和谐,根子其实埋得很深,得追溯到苏联那会儿。
苏联时期,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的一个加盟共和国,和作为核心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,关系就有点微妙。
当时的苏联高层,主要是俄罗斯人主导,他们特别担心中亚地区会变成所谓“大突厥主义”的温床——这是一种想把所有讲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潮。
为了防患于未然,苏联政府干了一件事:重新划分了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的边界线。
这一划,就把原来相对清晰的历史疆界给打乱了。
现在中亚各国独立后的国境线,基本就是当年苏联“人为划线”的结果。
这个做法,在当时可能是出于政治考虑,却给后来的独立国家埋下了大雷。
最直接的问题就是:很多原本生活在俄罗斯地区的俄罗斯族人,被划到了新成立的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里,成了那里的少数民族。
反过来,也有哈萨克族人生活在俄罗斯境内。
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,天然就带着不稳定因素。
想想看乌克兰为啥跟俄罗斯闹得不可开交?
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乌克兰东部生活着大量俄罗斯族人吗?
俄罗斯后来出兵的理由之一,就是“保护”这些同胞。
所以,不少人心里都在嘀咕:同样的情况,会不会在中亚国家,尤其是与俄罗斯有着漫长边境线的哈萨克斯坦身上重演?
俄罗斯自从独立以来,对邻居动武的记录确实不太光彩。
格鲁吉亚挨过揍,乌克兰现在正打得火热。
环顾四周,真正跟俄罗斯称得上“铁哥们”的,大概也就白俄罗斯了,毕竟白俄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紧跟莫斯科的步伐。
但哈萨克斯坦明显不愿意扮演这种“小弟”角色。
它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独立自主的诉求。
俄乌冲突爆发后,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就公开批评了俄罗斯的行动,这在集安组织内部显得相当扎眼。
这态度一摆出来,加上俄罗斯过去的“前科”,哈萨克斯坦能不紧张吗?
它非常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俄罗斯下一个“特别军事行动”的目标。
这种担忧可不是空穴来风。
为了应对可能的风险,哈萨克斯坦最近动作频频。
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靠近俄罗斯的北部地区,连续搞了三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。
这意图很明显,就是亮肌肉、表决心,告诉俄罗斯“我也不是好惹的”。
不过,明眼人都知道,哈萨克斯坦的军事实力比起乌克兰来,恐怕还有差距。
乌克兰战前可是接受了西方,特别是美国多年的军事援助和训练,军队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。
哈萨克斯坦的军力,主要还是继承自苏联遗产,这些年虽然也在更新,但整体实力还是有限。
实力不够怎么办?
寻求外援呗。
哈萨克斯坦为了自保,完全有可能向西方靠拢,甚至寻求美国的帮助。
对美国来说,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。
如果能成功拉拢哈萨克斯坦,那无异于在俄罗斯的“后院”又插上了一面反俄的旗帜,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。
看看地图就知道,俄罗斯现在的处境确实有点四面楚歌:西边,跟它有1300多公里边境线的芬兰已经正式加入了北约;南边,乌克兰这个曾经的兄弟国家,现在成了死敌,就算战争明天就停,两国之间的裂痕也深得无法弥合了;东边,日本、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友;现在如果连南边的哈萨克斯坦也倒向西方,俄罗斯可真就被围得严严实实了。
这局面,换了谁晚上睡觉都得睁一只眼。
所以,很多分析人士觉得,俄罗斯真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外交策略了。
动不动就对邻居亮拳头,树敌太多,结果就是把原本可以争取的朋友或中立者,硬生生推到了对立面。
看看中国,虽然跟日本、印度、韩国、菲律宾这些邻居也有各种摩擦,但总体上还是努力维持关系,避免彻底撕破脸。
俄罗斯倒好,几乎把周边的邻居都变成了潜在的敌人,这等于把家门口的缓冲地带拱手让给了对手,尤其是美国,人家正愁找不到机会呢。
这风险,实在是太大了。
俄罗斯需要明白一个道理:历史已经翻篇了。
苏联解体后,生活在哈萨克斯坦、乌克兰等国的俄罗斯族人,已经是那些国家的公民,这是一个既成事实。
俄罗斯不能总想着以“保护同胞”为借口,去觊觎甚至吞并邻国的领土。
这不仅严重违反国际法,更会激起邻国的强烈反感和恐惧。
别忘了,俄罗斯自己也是承认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现有边界的。
说过的话要算数,承诺要遵守。
否则,谁还敢相信你?
说到外部威胁,俄罗斯可能还得提防一个潜在的强敌——土耳其。
土耳其是北约成员不假,但它跟美国还不完全一样。
土耳其骨子里有股强烈的“大国情怀”,总想着重现奥斯曼帝国的荣光。
它还是“大突厥主义”的积极支持者。
而中亚地区,恰恰是突厥语族国家相对集中的地方。
虽然各国独立后都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民族国家认同,但“大突厥主义”的思想在一些群体中仍有市场。
土耳其一直试图通过文化、经济甚至军事合作(比如卖武器),来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力。
有观察家就担心,土耳其的这种渗透,可能会助长该地区的不稳定因素,甚至被一些极端势力所利用。
想想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猖獗,背后多少也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子。
对俄罗斯而言,家门口出现一个由土耳其支持的、具有泛突厥倾向的势力圈,其威胁可能比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更直接、更现实。
毕竟美俄都是核大国,直接开战的可能性极低,但家门口的动荡可是实实在在的。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年苏联要不惜打乱中亚的历史边界——就是为了防止一个统一的、可能受泛突厥主义影响的强大中亚板块出现。
俄罗斯今天在处理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关系时,这个历史教训依然值得记取。
哈萨克斯坦北部那几个州,历史上确实和俄罗斯渊源很深,有些地方还是苏联时期划过去的。
但同样,俄罗斯现在的一些领土,历史上也曾属于别的国家。
苏联时期的领土调整非常复杂,互相交换是常有的事,很难说谁绝对吃亏谁绝对占便宜。
纠缠于历史旧账没有意义,关键是接受现实。
哈萨克斯坦北部的俄罗斯族聚居区,回归俄罗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俄罗斯也没必要再去煽动那里的分裂情绪。
那样做,除了激化矛盾,把哈萨克斯坦彻底推向西方,不会有任何好结果。
俄罗斯的领土已经够辽阔了,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。
领土再扩张,管理起来会更困难,漫长的边境线防守起来也是个大麻烦,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。
对哈萨克斯坦来说,同样需要智慧地处理其北部的俄罗斯族问题。
一味地军事威慑或高压政策,就像它在边境搞的这次军演,虽然展示了决心,但也确实带着点挑衅的味道,容易刺激到俄罗斯敏感的神经,反而不利于地区的长期稳定。
乌克兰的教训就在眼前:对东部俄语区问题的处理失当,成了后来一系列冲突的导火索。
哈萨克斯坦需要避免重蹈覆辙,寻求更包容的民族政策和社会融合方案。
现在最让人担忧的是,哈萨克斯坦似乎正在朝着一个可能加剧紧张的方向调整。
有消息说它打算放弃使用俄制的S系列防空导弹系统,转而向土耳其购买武器。
更引人关注的是,关于哈萨克斯坦可能考虑退出集安组织的传言也一直没断过。
这些举动如果成真,无疑会严重动摇俄哈关系的根基,让两国本就微妙的关系雪上加霜。
哈萨克斯坦寻求多元化外交和国防自主可以理解,但如何在维护自身安全与不激怒强大邻国之间找到平衡点,确实是个巨大的考验。
这条路,走得不好,风险真的很大。
两国关系的未来,充满了不确定性,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对方的底线。
聚富配资-聚富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开户-线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